这是一个孩子各个是小皇帝的时代。随着孩子的出生,爹妈、爷爷奶奶,姥姥姥爷齐上阵,有负责吃喝的,有负责开发智力的,有负责挣钱的,有负责管拉撒的。总之,孩子们成了小地主,成了小主人。
要说吃得最好的,必须是孩子。要说生活能力,最差的,必须是他们。 其实,也不怪孩子,怪不怪,孩子越生越少,少了就必须保证优质和成才。即便是在动物界,也是同样道理的。白头翁只生一个,所以同样是对后代关爱有加,可一生就是一群的鱼类,却可以生完就走,任凭小生命自生自灭。 不过,与我们不同的是,动物界的爱护有加,和人类的娇惯完全不同。人类常常把教育关键点误认为是“娇生惯养”或者“放纵”,结果导致孩子认为我行我素是对的,而是没有原则,而家里的长辈和父母都是我的坚强后盾。正是这种心理,导致好好的孩子成了别人口中的“熊孩子”。
有人说,这个道理我也懂,可这孩子,我真是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就是没结果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这只能说明两点,一,你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,三岁以前。二,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。 打骂绝对是教育的下下策,至于上策,好多父母都没有意识,完全没有使用过,这里提出来,仅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树立规矩 给孩子树立规律让孩子执行很重要。在孩子三岁以前,规律就来了,要约束的不仅仅是孩子,也有大人。 当然,树立规律重要执行,而不是讲道理。对于讲道理的家长来说,只能说你是个理论派,对于孩子的影响并不会绝对深远,更不会影响孩子一生。所以,对于有点手段的讲道理的父母来说,你还是要改变一下策略。只有最有效地树立规矩的方法才更有效。
二、规矩的细分 从语言表达上要有礼貌,比如把谢谢,不客气,对不起挂在嘴边等等。从行为上,我规矩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,不经过允许不能要;东西从哪里拿要放到哪里去等等。从公共规范上,我们要强调孩子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;公共设施不能占用太久的时间等等。 当然了,孩子的规矩设定,一定要有父母做榜样,这才能更好地规范孩子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,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在育儿的路上,我们都是新手,如何更好照顾孩子,可以关注我,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。 |